知滿天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20-11-03 信息來源: 來源網絡 點擊數:次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后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的第一課,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在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方面存在的差異,認識到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歷史傳統、文化信仰和地理環境的不同。學習本課對于幫助學生認識不同民族燦爛的文化,從而樹立民族團結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課外讀物以及影視資料對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這些了解往往是碎片式的,而且民族文化的概念相對五年級學生來說有些抽象。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易于理解的衣、食、住、行方面入手,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認識不同民族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的基礎上,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理念和教材分析以及學情分析,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逐步樹立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增強維護民族團結意識。
【能力目標】
通過多渠道搜集相關民族的服飾、歌舞、風俗等資料,提升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知識目標】
知道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可以簡單列舉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能說出我們身邊的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
四、說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教學重點是……,其中……是教學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不同民族的大致分布,了解各具特色的服飾、民居、歌舞從而認識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
【難點】
能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學生情況,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教法:多媒體演示法、講授法、談話法、活動教學法,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拉進了學生與課堂之間的距離,
學法:本課在學法指導上力求體現“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主要讓學生運用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步,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四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課程開始之初,我會采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愛我中華》來導入新課,帶領學生一起歡唱歌曲,并請同學思考:這首歌曲歌詞的含義是什么?學生通過直觀的感知,了解到這首歌唱出了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進而導入到今天的新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設計意圖】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也能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同時也體現了品德課與音樂課的綜合。
環節二:新課講授
《品德與社會》課程與學科課程的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在于它倡導動態的,建構性,過程性的知識觀。因此這節課我打破學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動為載體,創設豐富的教學活動情節,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多向互動貫穿課的始終。具體做法如下:
1.中華民族大家庭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為了讓學生初步感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會提問學生知道哪些民族,學生自由回答。
在對學生發言進行鼓勵之后,我會通過課件展示少數民族的名稱,在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之后,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為了保證少數民族的權利,也為了方便國家對少數民族的管理,中央在少數民族人數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區,在這些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F在,全國已建立了五個自治區。請學生從民族分布圖上找出來這五個自治區。
學生看分布圖,指出相應位置,我會相機介紹名稱: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同時向學生補充我國除了五大自治區外,在一些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還建立了自治州、自治縣。在此基礎上,我會進行一定的總結: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心相連的兄弟姐妹。
2.說說自己的民族
在學生對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名稱、分布及民族自治區的含義有一個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我會引導學生首先從認識自己的民族出發來認識各民族的古老歷史和獨特文化。
課前我會請學生查找有關民族形成的傳說、民族人口、信仰、語言文字等相關資料,了解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課堂上請學生用多種形式在班內匯報交流。
(1)漢族同學對本民族的介紹。漢族占中國人口的90%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傳說炎帝和黃帝是我們的始祖,所以我們又被稱為炎黃子孫。
(2)維吾爾族民族的兒童,向全班同學說明維吾爾族能歌善舞,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普遍信仰伊斯蘭教,F今,他們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學生回答之后,我會適時總結通過剛才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在文字、先祖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一種表現。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年紀較小,對于自主探究、自主分享的活動會很感興趣,樂于發言并表達自己,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活動一:知識競答
將全班分為三個小組,將畫有不同民族服飾、民居的卡片發放給小組成員,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之后,我會通過課件展示鄂倫春族兒童的服飾、蒙古包、傣家竹樓等圖片,請學生根據課件展示的服飾和民居判斷這是哪個民族的服飾或哪個民族的民居建筑。請各小組同學搶答,我會提問學生是如何判斷的,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有些服飾和民居的特色與他們所居住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活動二:唱一唱,跳一跳
學生已經通過前面的活動從服飾和民居的角度認識了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從多角度考察各民族文化,我會通過讓學生跳一跳和唱一唱的方式來認識具有民族風情的歌舞藝術。
我會播放傣族孔雀舞、藏族鍋莊舞等民族歌舞的視頻,請同學們思考在這些歌舞當中體現出藏族人民那些性格特點,你能想象傣族人民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嗎?接下來請每個小組選派代表模仿視頻中的歌舞表演為大家演唱一首民族歌曲或者跳一段民族舞蹈,請同學們說一說誰唱的最好,跳的最好。通過讓學生親自表演,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民族歌舞的特點,也讓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動聽的歌曲、優美的舞蹈,是各族人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節三:鞏固提高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各民族的認同感,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目的,我將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的高歌《愛華中華》這首歌曲,在歌聲中感受民族團結之樂,民族祥和之樂,體會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心相連的兄弟姐妹。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根據本目的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在師生共同回憶的基礎上,我采用了歸納式小結。通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課內容形成一個整體認知。
最后是作業環節,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我會請同學們課后搜集一些有特色的民族節日,比如傣族的潑水節、回族和維吾爾族的開齋節等。這些節日可以是漢族的,也可以是其他少數民族的,分小組合作,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節日畫一幅宣傳畫,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民族節日的來歷,民族節日與這個民族的環境、生活習慣和信仰有什么關系?下節課的時候在班級里舉辦一個民族節日專題展覽會。
七、說板書設計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結合本課主要內容及其邏輯結構;我的板書主要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呈現,簡潔明了,形象生動。
2019年2月份時政熱點及模擬題匯總(部分展示)(部分展示) 本文只顯示部分內容,想要下載完整版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加客服微信(shitubang-gk)回復【時政熱點】即可!
2019年1月份時政熱點及模擬題匯總(部分展示)(部分展示) 本文只顯示部分內容,想要下載完整版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加客服微信(shitubang-gk)回復【時政熱點】即可!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 2019年勞動節假期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明電〔20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